1 2
福胜寺塔
发布时间2020-07-15 14:59
浏览量:7506

“邓州有座塔,离天一丈八。” 福胜寺以其高大的雄姿,展现着邓州市古老灿烂的文化。

传说中,这座古老的建筑,塔底中有一个深井,里面有一对金鸭子遨游其中。1988年在修复塔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地宫,从中挖掘出金棺银椁组成的佛祖葬具等稀世珍宝而闻名遐迩。据专家鉴定,福胜寺塔下地宫内的佛牙,要比北京的西门光灵寺塔供奉的佛牙还早39年。

邓州福胜寺塔



邓州福胜寺塔,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建于公元1032年,据《邓州志》记载,最开始建造的时候为13级,高20余丈,后来被兵燹所焚。现在的塔总共有7层,高38.28米。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浮雕砖塔。塔身每面都镶嵌有砖刻浅浮雕的佛龛群,共有25种,2500多块。这些佛龛上雕着天王、菩萨金刚、罗汉、黄巾力士等神像,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福胜寺塔的建筑艺术



福胜寺塔是七级仿楼阁式砖塔,塔身都是用青砖垒砌的,从上而下逐层都有明显的收分。第一层的塔最高然后每层逐渐递减,造型有明显的宋塔的特色。


内部也有独特的艺术感,内部有坐佛、菩萨、天王、力士、罗汉、伎乐、宝装莲花和各种花纹砖饰,共计25种。它的门的周围也有许多蔓草花纹等图案。

福胜寺塔因其确切的纪年,独具时代特征的仿楼阁式建筑特征,丰富多样的佛像砖雕,以及在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等制作精美的文物,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艺术史、科技史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福胜寺塔地宫的发现,是我国佛教文物的又一重要发现



福胜寺塔是邓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博物馆也是在福胜寺废墟上以福胜寺为主体建成的,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博物馆古色古香的大门与长廊,风格古朴与范仲淹的知府及他创建的花洲书院相呼应。



福胜寺出土的金棺、银椁、鎏金双龙银壶、紫红色玻璃葫芦等文物,表明宋代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次地宫内出土的两件铁塔,其形状与浙江宁波阿育王寺木雕舍利小塔和安徽省博物馆藏的金涂塔,以及福建泉州开元寺殿前的阿育王塔的形式相同,为上述三座塔的时代断定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据考证,福胜寺出土的金棺、银椁是福胜寺高僧和金陵天喜寺可政法师一起到陕西终南山紫阁寺迎回的佛教圣物。而福胜寺出土的头顶骨,则是唐代玄奘大师的顶骨。佛塔专门为了玄奘大师遗骨迁葬而建。


关于福胜寺塔的修建年代,《邓州志》卷九记载较详:“福胜寺在州治南关,天圣间创建,元至元末兵毁,明洪武初僧子颜重修。”过去很长时间内当地群众一直称其为隋塔。1951年修葺时,曾刻石作记,嵌于塔壁,也称为“重修隋塔简记”,认为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当时之所以认为是隋塔,是将原由邓县运往开封的隋仁寿二年邓州兴国寺舍利塔铭,误认为福胜寺塔铭的缘故。后虽根据此塔建筑特点确定为宋塔,但缺乏确切纪年。这次地宫内发现的《地宫记》记明此塔始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二月二十五日。
福胜寺塔地宫的发现,是我国佛教文物的又一重要发现。出土的金棺、银椁、鎏金双龙银壶、紫红色玻璃葫芦等文物,表明宋代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古代科技史、艺术史、宗教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次地宫内出土的两件铁塔,其形状与浙江宁波阿育王寺木雕舍利小塔和安徽省博物馆藏的金涂塔,以及福建泉州开元寺殿前的阿育王塔的形式相同,为上述三座塔的时代断定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热门推荐